执笔宜松或宜紧?

初学书法的人都先要学执笔,执笔对写好字当然非常重要。常有初学者会问,执笔要用力吗?即是要抓紧些吗?自古以来,作书时执笔松些好还是紧些好?可谓众说纷纭。

宋代苏东坡在其“书论”中曾说到王献之小时候学习书法,父亲王羲之从其后拽取毛笔而未能夺掉,王羲之料定献之长大之后必然能在书法方面名世。王羲之从王献之手中突然拽笔,未能令其脱手,可知献之执笔用力,握之甚紧,而王羲之便据此认为献之日后必定成名,换言之,便是王羲之认为要写好字,执笔宜用力,宜紧。

然而苏东坡并不认为执笔用力就写得出好字,他说善书者不在于执笔牢与不牢,信手写来而不失笔法,这才是懂得用笔的奥妙。他认为王羲之看重王献之的原因,在于他执笔稳重,精力集中。王羲之突然乘其不备而拽笔,其意开始并未必在专注于执笔。否则,天下有力气的人,个个都成书法家了。

执笔紧的目的是握住笔管,使臂腕的力量传到毫端,笔画不至于纤弱无力。但执得过紧,必使指僵腕死,运笔拘谨板滞,笔墨线条缺少灵动的变化。所以,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笔在执紧的同时,也要自然宽舒,这样才能用笔率真有变。

有些人以为执笔用力,写出来的字便有力,这是谬论。字是否有力,在于运笔而不在于执笔是否用力。

现代书圣林散之先生提出︰执笔要松紧活用。紧中有松,松中有紧。紧是为了稳,松是为了活,太紧则僵,太松则软。关键在于灵活自如。

宋四大家之一的黄庭坚在《论书》中说:“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古人工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

就是说字要写得好,重要的是会用笔。

(0)
上一篇 02-17
下一篇 02-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