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一篇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周记的参考文案,为实习生们提供写作帮助和灵感。文章提到了周记的重要性,同时给出了参考模板和写作技巧,帮助实习生们更好地记录自己的实习经历和成长过程。
1、审计前,提前和被审计单位沟通交流,提出审计时须准备的资料.
2、在上海经隆会计师事务所的感想与启迪
3、在审计项目终结后,归纳整理好有关项目的档案资料,移交档案室统一归档管理。
4、 全面了解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类型,实施方法,业务流程等内容。
5、参与企业的部分审计工作
6、验资报告,除验资报告验资事项说明书外,如果是设立验资主要出具实收资本情况明细表和相应银行询证函,银行询证函必须油审计人员监督在企业银行三方确定,才能确定其真实性,另外审计人员应尽义务监督,防止企业资金出逃。如果是增资应有新增注册资本实收情况明细表注册资本变更前后对比表。
7、审计小组对被审计单位返回的意见应进一步复核查清,经讨论后并修改审计报告;
8、由被审计单位事先提供有关资料;
9、对审计结果的落实情况进行回访后续审计。
10、记账
11、分析整理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12、审阅底稿的时候,缺乏耐心。第一次接触底稿的时候,不知道底稿来的前因后果,都是瞎做的。杨蓓叫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后来,无意间发现,其实杨蓓有时候也不懂,瞎搞了半个月,终于在刘轩的口中悟出了,做底稿要说明其中你做的结论的前因后果。最近一次又开始审底稿,我发现我还是不够耐心。李经理拿的底稿,格式是很不错,但也没有必要非得和那个底稿做的一模一样。同样的问题,整个所里也存在,每次看朱美丽整理底稿的时候,她要求每个底稿都要做的一模一样的,看她也辛苦,我觉得也挺别扭。我觉得做底稿,在形势上可以放松一点,你比如说做审主营业务收入这个科目的税审时,可以增加一些趋势图,让税审结果看起来更清楚。真想做好底稿,真得花很大的功夫,而我每次都被底稿的形式搞的很烦,不能用心做,而在内容上却忽视了很多。
13、审计工作底稿
14、熟悉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环境主要业务人员分工
15、5按规定做好审计记录,编写审计工作底稿,对需进一步核查的问题应及时调查取证。
16、会计报表净资产离任破产清算的审计服务
17、撰写审计报告初稿,并提交讨论审核后定稿;
18、由被审计单位事先提供有关资料
19、由于全班人都在一个实训室,难免做到拥挤的情况,没有办法因人而异。同时也造成了事务所工作人员的困扰,让指导老师照顾不过来,学生实训空间也受到了限制。
20、企业改组改制购并清算咨询税务筹划咨询
21、掌握事务所财务管理岗位设置业务流程会计处理程序和企业财务状况。
22、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并由负责人分配任务.
23、分析整理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24、验资工作底稿,验资工作底稿没有审计那么复杂,如果是设立验资就更简单了,只要在实收资本银行询证函的基础上附加相关企业资料,如被验单位情况表名称核准银行对账单企业法人身份证营业执照股东会决议企业章程等。如果是变更验资除了上述材料外需对企业前期财务工作做一个简单的审计工作。
25、从审计报告看,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根据注册会计师准则的规定,在实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意见的书面文件,分标准性审计报告和非标准性审计报告。标准性审计性审计报告主要指无保留意见报告即认为企业财务符合相关标准不存在较大问题;非标准性审计报告主要包括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显示意见的报告。分为经济责任审计年报审计竣工决算审计请产核资等。
26、在上海经隆会计师事务所实习的收获和感想
27、上海经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简介
28、2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财务人员及其它相关人员沟通,了解企业总体环境及内部控制情况.
29、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并由负责人分配任务。
30、配合工作人员完成各种办公室日常工作。
31、分别熟悉事物所各种会计业务的操作流程,行业规范,协助会计师完成各类业务。
32、 了解专业知识在会计师事务所实际业务开张过程中的运用情况。
33、审计实施阶段
34、安排审计任务选派审计人员组成项目审计小组确定项目负责人。
35、对验资业务的认识:验资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另一项经常性业务,它相对审计要简单容易。验资是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验单位注册资本的实收情况以及对注册资本的变更情况进行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验资分为设立验资和变更验资,设立验资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验单位申请等级是的注册资本实收情况进行的审验;变更验资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验单位申请变更注册资本时实际到位资本的审验,并对以往财务真实正确性进行审计,并最终出具验资报告。
36、查阅有关文件及会计资料,审查会计凭证帐簿报表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情况,被审计单位应当配合审计机关的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对应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发生的各科目,逐项进行审计。对有问题的科目,可查阅公司明细账,原始凭证,并要求公司提供有关证明文件等。
37、真实 在华拓我们使用的记账凭证都是真实的。原始凭证总账也都是真实的,这在学校是不曾见过的。票据的真实性也大大增加了我们对记账的兴趣以及细心程度,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式不能有半点马虎的,否则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38、3检查评价讨论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确定财务报告层次及认定层次的风险情况并根据对风险的判定情况制定进一步审计程序;
39、4查阅有关文件及会计资料,审查会计凭证帐簿报表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情况,被审计单位应当配合审计机关的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40、理论与理论相分离
41、安排审计任务选派审计人员组成项目审计小组确定项目负责人.
42、实习收获
43、了解事务所会计业务的操作流程,行业规范,协助会计师完成各项业务。
44、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45、审计前,提前和被审计单位沟通交流,提出审计时须准备的资料。
46、按照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出具审计报告,同时报所领导审批,并送达被审计单位,由被审计单位签收.
47、理论出真知
48、审计报告初稿送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被审计单位有异议的即时告诉审计 单位;
49、自身不足 由于我班同学性格大多比较内敛,指导老师反映我们上课气氛比较沉闷,这就造成老师和我们之间的很多误解,比如老师不能明确知道我们的问题在哪,不能清楚知道我们的知识掌握程度如何。针对上次实训的不足,我班在这学期实训期间有很大改变,能和老师互动起来,其实反映问题,最终得到老师的肯定。
50、审计报告初稿送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被审计单位有异议的即时告诉审计单位
51、审计小组对被审计单位返回的意见应进一步复核查清,对审计底稿进行再一次审查,经讨论后并修改审计报告。
52、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53、 全面了解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的历史,发展特点在社会经济生活当中的作用等内容。
54、报税
55、粘贴原始凭证
56、按照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出具审计报告,同时报所领导审批,并送达 被审计单位,由被审计单位签收.
57、前言
58、过账
59、检查评价讨论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确定财务报告层次及认定层次的风险情况并根据对风险的判定情况制定进一步审计程序;通过在公司审计,发现公司中存在的问题,小组成员讨论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而在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给予更多的关注。
60、差距 有这样一句话“实践才能得真知”,此话不假。当看到某公司的真实账本时,让我们都很吃惊。账本上的处理方式与我们平时学的有很大不同,例如都是“银行存款”,在学校时,我们只记一个“银行存款”,而在账本上却记了多个“银行存款”,原来这样做是为了方便与银行对账。
61、勤能补拙 从最初的笨手笨脚,到现在可以熟练点钞独立做账熟练操作财务软件,这与我班每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一个多月的实训,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同时也锻炼了大家踏实稳重的能力,每个人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实训机会。
62、由于条件有限,全班人每人的实操机会比较少,例如练习财务软件网上报税时,只有一台电脑可以使用。
63、合作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尽管会计人员是需要自己独立做账的,但绝对不能把自己简单的看成某个个体。很多事情的圆满完成都是需要大家精诚合作的。在实训期间,我班人共分成组,每组六人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64、撰写审计报告初稿,并提交讨论审核后定稿
65、整个实训还是以模拟为主,实际操作相对来说比较少。
66、存在问题
67、审计准备阶段
68、提供审计报告
69、了解会计师事物所机构组成,人员职责,基本业务。
70、公司接受行政事业单位及各类企业和个人委托,承办各类专业审计服务
71、从审计业务方面来说,审计是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负责人根据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并根据具体情况出具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旨在证明企业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审计进行的基础是被审计单位的报表总账明细账以及相关凭证等,注册会计师通过对以上信息的审计形成审计意见,并根据具体情况出具审计报告,审计的内容主要是报表数与总账,总账与明细账,总账明细账与凭证的一致,以及账实的一致,还包括企业各项会计政策税务政策的执行。
72、了解事务所背景规模业务范围。
73、按规定做好审计记录,编写审计工作底稿,对需进一步核查的问题应及时调查取证。对于需要获得完整,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得出审计结论的科目,进行现场盘点,向相关业务单位及银行,国家机关函证,根据实质性程序的情况对相关认定进行评估.
74、召开审计准备会议,明确审计意图
75、谢辞
76、会计电算化
77、没真正参与公司税务咨询库的建立。初步设想的税务公司库,应该是用税法知识解释有很多公司的案例。由于缺乏工作经验,不知道怎么用税法很好的解释某个公司的业务。如果能探讨出一个好的咨询库模式,我觉得还挺难的。记得李经理讲土地增值税那次讲课,讲的不错。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做了很好的解释
78、了解事务所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日常工作,管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