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2、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3、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正月十五夜》
5、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6、今来渐异昨,向晚判胜朝。——阴铿《雪里梅花诗》
7、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8、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9、
10、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
1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12、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刘因《观梅有感》
13、初试宫黄澹薄,偷分寿阳纤巧。——吴文英《天香蜡梅》
14、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15、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16、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
1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8、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
19、苦涩菖蒲茶,胶粘青蒻粽。——释绍昙《偈颂一百一十七首·苦涩菖蒲茶》
20、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21、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2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3、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2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梅》
25、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2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7、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
28、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9、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30、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31、一夜满枝新绿替残红。——晏几道《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缕》
32、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33、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
34、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35、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36、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宋·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37、争传九子粽,皇祚续千春。——王珪《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后阁·金屋风光别》
38、四月南风大发黄,枣花未落荫桐长。——李颀《送陈章甫》
39、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40、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41、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42、夜窗垂练,何用交光明月。——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43、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44、驾飞虬罗浮路远。——吴文英《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45、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46、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47、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宋·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48、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49、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宋·李石《长相思·重午》
50、杨花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51、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5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53、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54、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5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56、遨头小簇行春队。——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57、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唐寅《把酒对月歌》
58、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59、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若飞絮。
6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1、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6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63、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曹雪芹《红楼梦》中《葬花吟》
6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65、楝花角黍五色缕,一吊湘累作端午。——朱翌《端午观竞渡曲江》
6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67、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68、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宋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69、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怀旧》
70、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宋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71、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和端午》
72、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吴文英《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73、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74、角黍唤回端午梦,还从艾盏得松花。——陈献章《端阳后一日里人送角黍酒至》
75、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76、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77、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8、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
79、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8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81、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李频《湖口送友人》
8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宋·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83、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8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85、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晁补之《盐角儿·亳社观梅》
86、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7、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88、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89、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90、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
91、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
9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93、落花飞絮茫茫,古来多少愁人意。——文廷式《水龙吟》
94、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9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9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7、梦十里梅花霁雪。——尹焕《霓裳中序第一茉莉咏》
98、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99、依稀倩女离魂处,缓步出前村时节。——张炎《疏影梅影》
100、都只为情深意切。——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101、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李弥逊《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102、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103、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
104、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10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06、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07、楼上有人凝伫,似旧家曾识。——雷应春《好事近梅片作团飞》
10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09、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
110、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111、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112、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113、虽然没直接写花落,但意境更胜一酬。
114、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11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16、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宋·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117、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早梅》
118、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宋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119、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120、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121、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122、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23、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12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2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26、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苏轼《屈原塔》
127、携来九子同心粽,蒲酒犹深。——朱彝尊《采桑子·五月六日》
128、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十五夜观灯》
129、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130、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131、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132、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133、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元稹《行宫》
13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35、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136、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徐君茜《共内人夜坐守岁诗》
137、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38、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139、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宋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40、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陈宝琛《西郊落花歌》
141、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142、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143、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
144、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苏轼《屈原塔》
145、春且住,见春到,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
146、菖薄角粽俱如旧,何事樽前醉不成。——孔武仲《铜陵县端午日寄兄弟二首·寄经父》
147、花飞万点愁如海。
148、中庭寒尽雪微销。——吴文英《浣溪沙琴川慧日寺蜡梅》
149、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宋·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50、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151、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152、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153、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续传灯录·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
154、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55、料准拟何郎词卷欢未阑烟雨青黄,宜昼阴庭馆。——吴文英《解语花梅花》
156、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苏轼《西江月·梅花》
157、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158、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159、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和端午》
160、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161、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62、满地芦花和我老,归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金陵驿》
163、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唐·刘禹锡《竞渡曲》
164、强取酒卮池翠柏,懒开粽叶觅杨梅。——司马光《和子渊除夜》
165、菰粽蘸蜜彩作丝,竹萌尚箨榴未子。——陈造《次韵梁广文重午吊古·菰粽蘸蜜彩作丝》
166、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167、今夕到湘中。——宋·陈与义《临江仙》
168、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169、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
170、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171、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落梅》
172、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173、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174、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宋陈与义《临江仙》
175、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76、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唐刘禹锡《竞渡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