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界泰斗:一般用来称颂德高望重的,因其卓越成就高尚品德精深修养而为众人敬仰的杰出人物。
2、博学多闻: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3、寝馈书中:馈:吃饭。读书很专心,吃饭睡觉都忘记了。
4、文江学海: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5、通文达理:谓有学问懂道理。
6、黄卷青灯:黄卷:古代书籍用黄低缮写,因指书籍;青灯:油灯发青色的灯光,指油灯。灯光映照着书籍。形容深夜苦读,或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
7、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8、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9、扫眉才子:扫眉:妇女画眉毛。旧指有才华的女子。
10、韬晦之计:韬:把才华隐藏起来;晦: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11、摇头摆脑: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12、通文达理:谓有学问懂道理。
13、风华绝代:风华:风采才华;绝代:冠绝当世。
14、八斗之才: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15、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16、载酒问字: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17、经纶满腹:经纶:原指整理蚕线,理丝为经,编丝为纶,引申为规划治理。比喻人富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或指人很有学问
18、不学无术: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19、通文达理:谓有学问懂道理。
20、酒酸不售:酒已经变酸了,依然卖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拦了有学问有贤德的人为国家效力,使国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经营无方或办事用人不当。
21、精益求精:精:完美;益:更加;求:追求。事物已经非常出色了,却还要追求更加完美,好了还求更好。
22、敬贤礼士: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23、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24、一目十行: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25、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26、就正有道:向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请求指正。
27、文江学海: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28、敬贤礼士: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29、经纶满腹:经纶:原指整理蚕线,理丝为经,编丝为纶,引申为规划治理。比喻人富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或指人很有学问。
30、才高八斗: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31、通文达礼:谓有学问懂礼仪。
32、学富五车:形容人学识渊博,着作很多。"书"作动词,就是"写"的意思。
33、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34、高才大学:高才:才能杰出。大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
35、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36、就正有道:向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请求指正。
37、学识渊博:指人的学识广而深,往往也称其为博学多才的人。
38、风流倜傥:风流: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倜傥:卓异,洒脱不拘。
39、通文达礼:谓有学问懂礼仪。
40、七步之才:形容才思敏捷。
41、青藜学士:指博学之士。
42、通才练识:通才:学识渊博的人。指博学多才,见识练达。
43、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44、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45、学而不厌: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到不会厌烦的地步。
46、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47、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48、才高八斗:“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来人们便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比喻文才高超的人。
49、目不识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50、史不绝书:书:指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51、韬光敛彩:收敛光采。比喻隐匿才华,无声无息。
52、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53、就正有道:向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请求指正。
54、不学无术: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55、敬贤礼士: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56、不学无识: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57、书生之见: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
58、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59、读书君子: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60、韬光韫玉:隐匿光采,韫藏宝玉。比喻隐藏才华,不露光芒。
61、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62、才高八斗: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63、.多闻,见闻广博。
64、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65、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66、风华正茂: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67、通文达理:谓有学问懂道理。
68、宋才潘面:宋玉的才华,潘岳的容貌。比喻才华出众,仪容俊美。
69、博大精深: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70、才高八斗: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71、博物君子:指博学多识的人。
72、君子不器: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不器:不像某一种器皿。君子博学多才,可胜任各种工作。
73、仰屋着书:仰:脸向上;着:写。形容一心放在着作上。
74、文献之家:指博学多闻熟悉典章掌故的人。
75、有脚书橱:比喻学识渊博的人。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76、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77、韬光晦迹:韬光:把才华隐藏起来;晦迹: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78、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79、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80、议论英发:指崇论弘议,才华横溢。
81、喷唾成珠:唾:唾沫。咳嗽出来的唾沫都化成了珍珠。形容博学多才,出口成章。
82、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83、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84、书不尽意:指文辞难充分达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85、满腹经纶:经纶:整理过的蚕丝,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86、才华超众: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才能远远超出一般人。
87、好学不倦:倦;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88、文江学海: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89、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90、学老于年:指青年人的博学。
91、才高八斗:比喻人极有才华。
92、晦迹韬光:晦韬:隐藏;迹:踪迹;光:指才华。指将自己的才华隐藏起来,不使外露。
93、不学无识: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94、博学多闻: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95、才高运蹇:蹇:不顺利。才学很高,但命运不好,无法施展才华。含怀才不遇之意。
96、喷珠吐玉:嘴里喷吐出珍珠美玉。形容博学多才,出口成章。
97、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98、
99、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100、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101、超俗绝世:谓超出世俗,无人可比。
102、奋笔疾书: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103、倒背如流: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
104、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
105、谈天论地:谈论天文地理。形容博学多识。
106、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107、一代风流:风流:本指举止潇洒,富有才华。指创立风尚为当时景仰的人物。
108、经纶满腹:经纶:原指整理蚕线,理丝为经,编丝为纶,引申为规划治理。比喻人富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或指人很有学问
109、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110、不学无术: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111、酒酸不售:酒已经变酸了,依然卖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拦了有学问有贤德的人为国家效力,使国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经营无方或办事用人不当。
112、开心明目:开心:使心窍开通;明目:使眼睛明亮。指通过读书或做事开通心窍,扩大视野,提高观察力。
113、满腹诗书:比喻博学多才,知识丰富。
114、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115、名满天下:名:名气,名声,名誉;满:布满。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
116、就正有道:向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请求指正。
117、通文达礼:谓有学问懂礼仪。
118、载酒问字: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119、通文达礼:谓有学问懂礼仪。
120、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121、山陬海筮: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
122、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123、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124、博学多闻: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125、士农工商: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126、载酒问字: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127、书不尽言: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128、才华横溢: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129、经纶满腹:经纶:原指整理蚕线,理丝为经,编丝为纶,引申为规划治理。比喻人富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或指人很有学问
130、才高八斗: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131、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132、风流潇洒:英俊有才华,气度超脱。
133、锋芒毕露: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134、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135、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136、头角峥嵘:头角:比喻青年人显露出来的才华;峥嵘:特出的样子。形容年轻有为,才华出众。
137、名满天下: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
138、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139、读书君子: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140、不学无术: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141、博学多闻: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142、满腹珠玑:玑:不圆的珠子;珠玑:比喻优美的文章。形容人很有文才。
143、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144、一代楷模: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
145、满腹珠玑:玑:不圆的珠子;珠玑:比喻优美的文章。形容人很有文才。
146、通材达识:指博学多才见识练达的人。
147、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148、负薪挂角:负薪:背着柴草,汉代朱买臣背着柴草读书;挂角:把备读的书挂在牛角上,隋代李密骑在牛背上读书。指边劳动边读书,不畏辛苦。
149、不学无识: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150、充栋盈车:堆满屋子,装满车。形容书籍很多。
151、不学无识: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152、读书君子: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153、文弱书生: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154、学而不厌: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155、酒酸不售:酒已经变酸了,依然卖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拦了有学问有贤德的人为国家效力,使国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经营无方或办事用人不当。
156、满腹珠玑:玑:不圆的珠子;珠玑:比喻优美的文章。形容人很有文才。
157、敬贤礼士: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158、酒酸不售:酒已经变酸了,依然卖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拦了有学问有贤德的人为国家效力,使国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经营无方或办事用人不当。
159、载酒问字: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160、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161、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