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总结,简介课文的写作背景。(总结提示:抗日战争是一场人民战争,人民力量汇集起来,就象势不可挡的春潮。胜利的春天一定会到来的),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再次体会春潮由弱到强的`气势。
2、出示书上图三。
3、大蚂蚁说什么?
4、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字形,看看在这个季节里,课文写了什么?
5、引导背诵:
6、播放录象,你看到的画面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
7、学习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
8、升华情感,再读重点段。
9、品味春潮的不可抗拒。
10、凭借金钥匙的提示,学习描写景物的文章的基本质疑思路。训练学生通过质疑与解疑理解课文的能力。
11、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12、品读春潮形成部分。
13、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14、小白兔看见了燕子。出示书上图一。
15、凭借“金钥匙”的提示,学习描写景物的文章的基本质疑思路。训练学生通过质疑与解疑理解课文的能力。
16、同桌之间相互把课文读一遍,做到正确流利。
17、在括号里删去不恰当的字。(分)
18、出示第二自然段,这一段有几句话,请读一读你认为写得好的那一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衰竭”的意思。
19、同桌之间相互把课文读一遍,做到正确流利。
20、交流。听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1、英国诗人雪莱有句诗是这样说的:“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就让咱们像作者那样仔细的观察春天吧。(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
22、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体会哪句好,好在哪里?然后把认为好的句子朗读出来。
23、配乐朗诵自然段。
24、知道燕子低飞,小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说明要下雨了。
25、春潮就在慢慢地孕育着积累着,期待时机成熟的时刻的到来,那时它要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释放出来!“终于有一天,在寂静的黎明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引读第三自然段。)
26、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读。问: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什么感觉?(板书:气势很大,不可阻挡。)
27、撤退
28、下面哪个词语最有力地表现了春潮的力量?()
29、导入:寒冷的冬天将要远去,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大地万物复苏,将要爆发出埋藏了一冬的活力,势不可挡!
30、板书防水
31、读完这一段,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表示。(学生可能说出波澜壮阔气势宏伟势不可挡等等。)
32、自由读金钥匙的内容,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33、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鼓励学生背诵课文。
34、指导朗读第二段。
35、说说课文描写的春潮是什么?(北方冰冻的江河融化――开江的景象。)
36、下雨前,小鱼(游)到水面上来。
37、联系上下文理解这段话中相关的词语(崩溃禁锢驯服)。
38、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字形,看看在这个季节里,课文写了什么?
39、交流自己看到的景象
40、布置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
41、美读第段。
42、带着你的这些感受再去读读这篇课文,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43、指名读,出示有关生字新词,正音,指导学习。
44、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衰竭崩溃禁锢驯服等词语的意思。
45、出示书上图二。
46、学会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衰竭山涧崩溃禁锢喀嚓驯服。
47、说说课文描写的春潮是什么?(北方冰冻的江河融化――开江的景象。)
48、板书蚂蚁往高处搬家。
49、全班朗读
50、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鼓励学生背诵课文。
51、朗读课文,体会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和春天到来时作者的喜悦心情。赏读品析课文第三自然段的重点词句,想象讨论理解春潮到来时的恢宏场面。
5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衰竭崩溃禁锢驯服”等词语的意思。
5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54、同学们,你们见过“潮”吗?谁能把你所知道的或想象到的情景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5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56、下雨前,燕子飞得(低)。
57、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看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58、重点读读第朗读段,边听边画出重点的词语和句子,哪些地方表现了春潮的“不可抗拒”?
59、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体会哪句好,好在哪里?然后把认为好的句子朗读出来。
60、联系上下文理解这段话中相关的词语(崩溃禁锢驯服)。
61、根据提出的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大体找到每个问题所在的段落,明确课文的重点段。
62、揭题: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欣赏北方春天的奇景――春潮。(板书课题)
63、理解产生燕子低飞,小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的原因。
64、省略
65、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说说这两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第一自然段是总起句,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第一自然段)。从哪里看出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找出有关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66、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67、时间顺序(季节顺序)
68、作家冯德英在他的作品《苦菜花》中就描绘了那波澜汹涌的春潮来临的情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春潮》。(指名读课文,找朗读较好的学生,能够起到示范作用。)
69、自由读“金钥匙”的内容,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70、听录音读课文
71、分组读课文,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72、指导朗读“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五小结。
73、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说说这两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第一自然段是总起句,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第一自然段)。从哪里看出“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找出有关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74、配乐朗诵自然段。
75、删去的字是:漂 慕 殆
76、教师总结,简介课文的写作背景。(总结提示:抗日战争是一场人民战争,人民力量汇集起来,就象势不可挡的春潮。胜利的春天一定会到来的),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再次体会春潮由弱到强的气势。
77、根据提出的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大体找到每个问题所在的段落,明确课文的重点段。
78、给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
79、分组读课文,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80、交流:指名回答,用课文的词语概括地说说它是什么样的?(不可抗拒)
81、看了刚才的录像,你能用自己的话赞美一下美好的春天吗?
82、配乐朗诵(以潮水汹涌澎湃的声音作为背景音乐),辅助感悟。(引诵,帮助学生背诵本段,积累语言。)
83、燕子说要下雨了;小鱼说要下雨了;蚂蚁说要下雨了;小白兔说要下雨了。事实与它们所说的相符合吗?句子来反复读读。不但下雨了,而且下得很大。
84、回答问题:课文描写是什么?
85、指导读。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呢?和第二自然段相比,在语速和语调上会有什么不同?(利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朗读指导,学生更容易体会文中描写的情景,也更能够体会到朗读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
86、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87、体会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的句子,结合课文段的有关句子谈谈说说。
88、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几方面的内容。
89、听完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可以说说知道了什么或有什么感受,也可以提出疑问。
90、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音。
9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燕子低飞,小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说明要下雨了。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92、师小结:在山中的雪水,一股股汇集起来流进冰封的大江,终于有一天爆发了,那景象势不可挡。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春潮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93、作业交流:面对春潮的力量,你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
94、感受春潮的气势磅礴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中国人民拼搏向上的无限的生命力(只作简单了解)。
95、 这篇短文是按照 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其中:(分)
96、板书:燕子低飞忙着捉虫
97、冯德英的《苦菜花》,它能帮助你更深刻的了解《春潮》的含义。
98、师小结:在山中的雪水,一股股汇集起来流进冰封的大江,终于有一天爆发了,那景象势不可挡。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春潮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99、出示第二自然段,这一段有几句话,请读一读你认为写得好的那一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衰竭的意思。
100、播放课件。(播放配乐课文和春潮景象的录像)
101、回答问题:课文描写是什么?
102、下雨前,蚂蚁往(高)处搬家。
103、学会本课的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
104、板书鱼游到水面透透气
105、小组交流
106、海面上春潮涌动,波涛汹涌。
107、掌握“低游”的字形结构。
108、教师给学生简单介绍《苦菜花》的写作背景。
109、发挥你的想象力,如此有爆发力的春潮使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可能有些难度,教师可给孩子们简单介绍《苦菜花》的写作背景。这里不但使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发挥,更重要的是侧重在爱国教育上。)
110、小鱼为什么游到水面?
111、出示课件:春天刚刚逼近,雪水融化,溪水淙淙,大江开冰的奔腾汹涌的情景。
112、课文介绍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春潮的形成和春潮的不可抗拒的威力。)
113、自由朗读自然段,体会这两段的不同语气,表达的情感,再全班交流一下。
114、组交流:为什么春潮是不可抗拒的?
115、指导朗读想象第二自然段。
116、朗读课文,体会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和春天到来时作者的喜悦心情。赏读品析课文第三自然段的重点词句,想象讨论理解春潮到来时的恢宏场面。
117、自由朗读自然段,体会这两段的不同语气,表达的情感,再全班交流一下。
118、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读。问: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什么感觉?(板书:气势很大,不可阻挡。)
119、指名读,出示有关生字新词,正音,指导学习。
120、面对春潮的力量,你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
121、在社会主义的今天,人们仿佛春潮涌动,积极投身到改革的洪流中。
122、指导朗读想象第二自然段。
123、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音。
124、四幅彩色挂图。
125、蚂蚁为什么往高处搬家?还可能往哪儿搬家?你们见过吗?
126、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12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8、郁达夫的《古都的秋》(这篇文章表现了秋的萧瑟凄凉和阴霾的情景。)在读时,和我们学过的《春潮》比较,看有什么不同。
129、下雨前,燕子为什么飞得低?
130、本课生字的卡片。
131、朱自清的《春》,读后看它让你感受到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