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十句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需要接触或使用名言来激励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以此树立信心。那么,哪些名言被广泛运用呢?下面是雷锋的五十句名言,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1、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

2、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7、青春啊,永远是完美的,但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

8、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 《论语》

9、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0、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论语》

1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2、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13、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丘

1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15、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6、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17、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18、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9、 敬鬼神而远之。—— 《论语·雍也》

20、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21、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2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3、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24、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5、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8、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29、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2、孔子曰:“有教无类。”

33、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4、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3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36、 食不语,寝不言。—— 《论语·乡党》

37、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的名句

38、我觉得一个革命者就应该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这 才是最幸福的。

39、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40、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41、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丘 《论语》

42、与朋友交,严而有信。

43、青春啊,永远是完美的,但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44、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4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46、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47、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48、割鸡焉用牛刀?

49、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50、听其言而观其行。

5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53、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54、孔子曰:“因材施教。”

55、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56、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7、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58、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 《 论语》

5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0、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6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6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6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5、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群众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

66、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

6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8、 夫子莞尔而笑。——《论语·阳贷》

69、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70、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71、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72、 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7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74、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7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76、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77、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7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79、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80、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81、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8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83、如果你不说,就不要规劝,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84、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85、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86、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8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9、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90、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91、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92、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9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94、世界上最光荣的事——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劳动者。

95、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96、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97、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98、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99、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10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101、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102、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103、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104、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05、不学礼,无以立。

106、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0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0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09、 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

11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1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1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3、 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11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1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6、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17、整天群居,说话没有意义,好小智慧;多么困难!

118、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丘

119、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群众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120、 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

12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论语》

12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23、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孔丘

124、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25、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 《论语》

126、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2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8、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

129、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孔子 《论语》

130、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31、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132、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133、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34、朝闻道,夕死可矣。

135、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136、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137、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13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39、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140、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4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42、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143、 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

144、见得思义。

145、 不知言,无以知人。——《论语·尧日》

146、我觉得一个革命者就就应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147、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148、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149、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50、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 友 便辟( 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 ——孔子 《论语》

151、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152、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53、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 《论语》

154、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5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56、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5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58、 君子以当仁不让。——《论语》

159、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6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61、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 《论语》

16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63、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64、青春呀,永远是完美的,但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

16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66、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167、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68、巧言令色,鲜矣仁。

169、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7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171、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17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73、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

174、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7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6、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177、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7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79、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 《论语》

18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8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82、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183、有教无类。——孔子的名句

184、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85、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86、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87、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188、 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

189、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190、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19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9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93、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9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摘孔子《论语》

195、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96、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19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98、 为君难,为臣不易。——《论语·子路》

19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00、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论语·里仁》

201、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孔丘 《论语》

20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3、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204、巧言乱德。

205、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06、青春啊!永远是完美的,但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

207、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08、朽木不可雕也。

209、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 《论语》

210、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

211、道不同,不相为谋。

212、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13、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21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15、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 《论语》

216、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217、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218、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就应处处为国家着想。

219、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220、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2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2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223、骄傲的人,其实是无知的人。他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他不懂得自己只是沧海一粟……

224、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225、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 欲不逾 矩。 ——孔子 《论语》

22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2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28、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29、 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

230、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231、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孔子 《论语》

232、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 《论语》

23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子的名言

23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3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36、正直的人是公义的。看所说的,所见的,并要思想以下的事。

237、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38、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

239、我是广大劳苦大众当中的一员,我能帮忙人民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雷锋

240、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41、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42、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4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44、 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 《论语》

24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47、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48、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49、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25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25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5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53、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254、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255、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56、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257、凡是脑子里只有人民 没有自己的人,就一定能得到崇高的荣誉和威信。反之,如果脑子里只有个人 没有人民的人,他们迟早会被人民唾弃。

258、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259、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260、 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26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论语》

26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63、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26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65、持德不弘,信不笃,我们怎能拥有,我们怎能死去。

266、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6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68、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69、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270、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27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72、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

273、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 子 《论语 》

274、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27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7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77、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278、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27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8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81、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论语》

282、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 《论语》

28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84、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285、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86、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287、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288、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孔子 《论语》

289、 大德必得其寿。—— 《礼记·中庸》

290、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291、过,则匆惮改。

292、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293、德不孤,必有邻。

294、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295、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96、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297、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

298、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299、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雷锋

30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论语》

301、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02、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303、言必行,行必果,硁硁乎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304、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05、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306、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群众来。

30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0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30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11、 与朋友交,严而有信。 ——孔丘

312、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13、小不忍,则乱大谋。

314、我觉得一个革命者就应该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315、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316、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317、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8、一个人活着,就应该像白求恩同志那样,把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整个生命献给为人类。

319、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32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21、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322、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 《论语》

323、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324、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雷锋

325、 惟上知与下愚不移。—— 《论语·阳货》

32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327、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328、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29、吾之大患为吾有身。

330、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31、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

332、 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雍也》

333、小不忍则乱大谋。

33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35、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

33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37、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338、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339、君子同意差异,小人同意差异。

340、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41、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

34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43、用它行,给它藏,只有我和你是丈夫。

344、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 《 论语 》

345、有些人说工作忙 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

346、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47、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48、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

349、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35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351、 知耻近乎勇。 ——孔子

35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53、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54、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35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3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35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5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59、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36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61、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62、不学诗,无以言。

36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64、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65、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366、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367、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 《论语》

36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69、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370、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37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7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373、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论语》

374、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37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76、 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孔丘

37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78、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379、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80、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81、刚毅木讷近仁。

382、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383、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384、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刻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刻。要学习的时刻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

385、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 《论语》

38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87、 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388、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89、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390、博学而笃志,切问而思,仁在其中。

391、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9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9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9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 《论语》

395、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96、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397、 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 《论语》

398、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39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00、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401、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40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403、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404、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 《论语》

405、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06、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07、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0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09、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10、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41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412、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41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414、凡是脑子里只有人民没有自己的人,就必须能得到崇高的荣誉和威信。反之,如果脑子里只有个人没有人民的人,他们迟早会被人民唾弃。

415、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16、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 《论语》

417、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41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丘 《论语·卫灵公》

41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21、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422、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42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24、不迁怒,不二过。

42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26、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27、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428、一块好好的木板,上方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

429、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 《论语》

430、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43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3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论语》

433、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434、默然而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有什么?

43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436、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437、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438、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43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的名言

440、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441、 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442、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44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444、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联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

44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446、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447、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

448、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4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50、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5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452、礼之用,和为贵。

453、 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 《论语》

454、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45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56、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457、高尚的人有他自己的一切,然后他寻找所有其他人。

458、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459、匹夫不可夺志也。

460、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6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46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463、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46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的名言

465、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完美。——雷锋

466、有教无类。

467、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468、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469、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470、质胜野文胜质是文质史上的温文尔雅,然后才是君子。

47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7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473、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丘 《论语》

474、 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

475、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就应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

476、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 在斗 ;及其 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丘 《论语季氏》

477、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0)
上一篇 10-17
下一篇 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