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最经典的句子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会接触到一些常见的句子。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个部分组成。你见过哪些句子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经中最唯美的句子,欢迎大家分享。

1、天地无穷,死亡是人的期限。不要企图以有限的形体对抗无限的天地。

2、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3、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

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5、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7、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8、小人殉财,君子殉名。——《庄子盗跖》

9、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1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12、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13、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15、葫芦太大,树木太大,人们觉得没用。岂不知,无用才是真正的大用。

16、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7、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18、独善其身者,难成大事。——庄子

19、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2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21、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22、人生是一场审美盛宴,学会分享,才能更逍遥。

23、君子周急不继富。

2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5、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26、向他人向社会学习

27、灾人者,人必反之。——《庄子人间世》

28、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29、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让王》

30、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3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2、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33、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庄子《庄子·大宗师》

34、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庄子

3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36、所谓逍遥,就是真实自由地活,不受外物拘束的活。

37、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38、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9、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40、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论语·雍也》)

4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44、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4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4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47、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4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49、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50、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5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

52、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53、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5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55、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5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57、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58、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

59、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6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61、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62、心是精神,心死了,如同行尸走肉。

63、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64、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65、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66、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秋水》

67、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6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6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70、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7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72、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73、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7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75、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7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77、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78、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79、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8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8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82、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8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84、学与思的结合

85、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86、做事做人,不仅要有平常心,更要有平等心。待人接物,自然而为。

87、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88、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帝阍。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

89、心之忧矣,其毒大苦。

90、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9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92、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93、桃之夭夭,烁烁其华,之子与归,易其室家。

94、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95、人活着,开心就好。把自己弄得很累很忙,即便获得了一些名利地位,也意义不大。

9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9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98、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子贡问,君子也有所厌恶吗。

9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00、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于情其信芳。

101、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102、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庄子·大宗师》

10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0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

105、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10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0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08、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109、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110、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111、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11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13、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114、互相惦记,不如相忘于江湖。情感伤心,最好无感无情,不受外部世界蛊惑。

115、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116、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117、人生在世,一定要走自己的路。即便摔了跟头,也无所谓。

118、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1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2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2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122、宁为秋霜,勿为犬羊。

12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以相好也。

124、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125、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126、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27、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12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29、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130、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31、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

13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133、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134、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135、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13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37、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扬扬,可以乐饥。

138、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139、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140、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4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142、月出佼兮,佼人僚兮

14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4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4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146、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不怨乎?

147、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心中是悼。

14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149、苏粪壤以充帏,谓申椒其不芳。

150、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15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52、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5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54、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15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5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15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58、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159、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160、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61、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16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63、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164、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165、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6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67、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168、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69、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70、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17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172、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173、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174、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17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7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77、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7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179、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180、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181、注重复习

18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83、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

184、言必信,行必果。

18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86、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187、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濡以沫,相掬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

188、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18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190、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仁义之路)也?

191、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19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93、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94、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95、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196、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197、鹤鸣于九皋,而声闻于野。

198、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19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200、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20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02、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203、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

204、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20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20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207、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208、子曰: 君子不器。

209、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衷。

21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2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21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1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1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216、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21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18、孔子曰,诚实守信,崇德也一,宽厚就能得到众人拥护,小车无軏。

219、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220、君子于役,不知其明,曷至哉。

221、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22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庄子养生主》

22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论语·述而》)

2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25、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庄子至乐》

226、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227、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22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2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30、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231、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3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33、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23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235、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236、和自己意见相同就应和肯定,反之就反对否定,与这样的人交往无法进步。

23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238、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39、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240、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24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24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43、忳郁邑余挓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244、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忽驰鹜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245、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46、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47、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

248、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

249、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50、说话是为了表达意义,明白了意义,所说的话就可以忘掉。

25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52、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25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25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255、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56、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25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58、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59、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260、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论语》

26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62、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63、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26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265、君子作歌,唯以告哀。

26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67、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268、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26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70、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271、说话真诚守信,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做事厚道谨慎。孔子说,爱护臣下,就能提高道德,同守信用的人交友。

27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7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7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7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7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7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278、拥有的好东西一定要珍惜,不要为了世人认为有价值的东西,舍弃已经拥有的。

(0)
上一篇 11-04
下一篇 11-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