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小练笔,走进作者内心。
3、学习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4、孤:独自,孤单一人。
5、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
6、回报交流。
7、谈话:相见时难别亦难,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自古以来就是
8、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9、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10、齐读题目。
11、拓展延伸。
12、平明:天亮的时候。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孤:独自,孤单一人。
13、生自由朗读课文,在不懂的地方标注自己的疑问。
14、打开课本,请同学们自由读诗。
15、借助注释,结合你自己的感受,谈谈你的脑海中留下了什么影响和感受。
16、默写古诗。
17、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吴: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18、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9、学习体会“寒”感悟“孤”。(课件出示古诗的前两句)
20、1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1、激趣导入。
22、感悟人物品质。
23、板题。强调:“芙蓉”的写法意思。
24、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25、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26、2楚山:古时吴楚两地相接,镇江一带也称楚地,故其附近的山也可叫楚山。
27、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28、透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诗意,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气节的决心。
29、认识“芙蓉洛”个生字,会写“芙蓉洛壶”个字。
30、初读古诗。
31、体会诗意,感悟诗情,读出画面。感受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激发学生从小立志做品质高洁的人的决心。
32、知识与技能
33、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比喻人清廉正直。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34、会认个生字。
35、有感情地朗读《芙蓉楼送辛渐》,背诵并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6、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37、冰心,比喻纯洁的心。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38、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39、品读诗文,入境入情。
40、总结全诗,领悟写法。
41、平明:天亮的时候。
42、诗题入手,了解背景。
43、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宁做官时写的。
44、连江:满江。
45、过程与方法
46、学生谈感受。
47、出示自学提示:
48、指名朗读,教师点评,并进行范读。
49、楚山:古时吴楚两地相接,镇江一带也称楚地,故其附近的山也可叫楚山。
50、这天,我们学习一首流传至今仍广为传颂的唐朝名诗《芙蓉楼送辛渐》。
51、小结:人生自古伤离别。但是,这天的离别不正预示着明天的重逢吗?只要我们心中有彼此,只要我们学会珍惜,离别将不再是忧伤。
52、用一句话说说诗题的意思。
53、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54、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山。
55、拓展练习。收集送别诗,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56、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57、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58、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59、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60、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
61、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