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身心的句子

1、礼以为行

2、思维活动以保养精神,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那么养心以什么理论作指导呢?联语说得明白:“取老庄书”。下联是说,养心就要取老庄的书来学习。寡欲知足,淡泊全神,此乃老庄养生思想的集中体现。

3、有益之书,神交古人贤哲,就能使人排遣心理上的烦恼,进入美妙的超然境界,以利身心的健康。

4、小问题就乱了阵脚,也慌乱了心神。

5、为社会做好事,也不讲究会有什么善果、得什么好报,因为做好事本身就是一种“乐”。

6、不镇静之人,每逢挑战和麻烦,都会以失败告终。

7、尊严和强大。

8、亹亹(wěi,形容勤勉、孜孜不倦)书记中,无处不有,其殷勤痛切,反复叮咛。”(《庭训格言》)古往今来的名论中,种种书的记载中,处处都有劝诫的话,就象智慧慈祥的长者,语重心长,言辞恳切,反复叮咛。“知乎此可以养生。”知道这些自然有益于养生。

9、各种修养自己的过程里,找到人生的支撑点,找到生命的方向。

10、智慧和哲理,都可以从心静的过程里,思考、总结、顿悟而来。

11、狗、猪、羊、牛、马,

12、“节饮食,慎起居,实却病之良方。”(《庭训格言》)能够节制饮食,谨慎起居,这确实是祛病的良方。

13、孙以出之

14、好货、好名等私念一一加以追究,搜寻出来,拔去病根,使它永不复起。这正像猫的捕鼠,眼睛看着,耳朵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除去,不可窝藏,不可放它出路,这才是真实用功。王阳明还说,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即是说,私欲不扫除干净,众多的恶念就会接踵而至。只有“扫除荡涤,勿使留积”,才能不为其所累,获得心灵的自由。

15、遭遇,或指地位、名声。上联是说,培养恬淡虚静的品格,视富贵、声名为身外之物,在幽雅的环境过着宁静的生活,这便是达人立身处世的道理。

16、信以成之

17、想法都消失的时候,这个时候,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

18、

19、薄名利,要志趣旷达、物我和谐一体,才有利于身心健康。

20、眼光、眼界、远见、洞见和智慧撑起来的。

21、菊,联中的“满庭芳”不是指文学上的词牌名或曲牌名,而是指满屋的香味。

22、学识和修养,自然这种人生是赚的,是非常值得一过的。

23、日常饮食起居、生活常识、心态调整等方面的几个提醒。

24、有益的学习利于养生。

25、心悸失眠等。所以,养生要从养心开始,保持和培养乐观心态,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26、委屈、痛苦、折磨和失败。

27、修身养性需“心存诚敬”。

28、冲和、泰然、大度、恬淡之总和。而有豁达的胸怀和从容处事的雅量,自然心安气顺,益寿延年。从容、淡泊、宁静、安详,也是处事应有的精神境界。

29、著粗衣的澹泊生活,伴幽兰、对佳菊的情趣爱好,又有终岁乐、满庭芳的家境氛围,这对养生延年是十分有益的。菊花象征纯洁、清雅、高节、长寿,与梅梅、兰、竹并称花中四君子。兰、菊等花木,不仅具有造氧与净化空气的作用,而且观赏花卉,还能净化心灵,调节情绪,对情绪和健康都能产生有益作用。

30、励志,养性、颐心。所谓修身励志,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所谓养性颐心,就是指保养好心智本性,使其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尽可能完美的境界。

31、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庭训格言》)即便是最微小、最简单的事,也应当慎重对待。

32、豆类、豆制品和蔬菜、水果等。

33、天籁之声、和煦阳光,清新空气,正是大自然恩赐人类的健身补方。充分利用优良的自然环境,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意志品质,加上科学的饮食起居,这就是“身心自强之道”。

34、修养自己。

35、烦忧、气恼、悲愁,以及一切把你牵扯在内的扰攘纷争,这时就都不再那么值得你认真了”。

36、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37、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不但讲明了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上对孩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

38、煎熬的、痛苦的。

39、中用,积德。追求整体和长远效益最大化

40、物质享受等,应随缘随分,不作非分或过分的追求,即所谓知足,做到这一点,自然心安神泰。

41、羊、猪肉有滋有味,但营养丰富。这里的太牢,是指古代诸侯用于祭祀的牛、羊、豕三牲。清代医学家程国彭说:“莫嗜膏粱,淡食为最。”因为淡食为主的饮食能清理肠胃。正如谚语所说:“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

42、破事就怒火中烧,对旁人肆意谩骂指责。

43、苦闷、生气乃至要爆发怒火的时候。

44、起心动念处也需“防患于未然。

45、小谋略、小洞见。

46、德行与风格,更是现代人一种难能可贵的生活习惯;勤俭,被视为治国之道、兴业之基、持家之宝。正是这勤俭,让朴素的品质不期而遇,让崇高的境界如约而至,并能做到对清静的坚守。

47、要了解生活的一些常识。

48、人性。

49、修炼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

50、义以为志

51、性格。“安和”,这里指安详平和,亦指平安、安好。下联谓只要省除烦恼,心性就会获得不同寻常的安详平和,而这种内心的和谐平衡,正是心理养生的佳境。

52、静静地思考、静静地磨炼、静静地强大、静静地淡定。

(0)
上一篇 11-23
下一篇 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