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入新课: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积极地搜集资料,相信大家一定会更多地了解汉字。让我们一同学习教科书第~页的“阅读材料”,深入了解汉字的相关知识吧。
2、布置任务: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研究报告,深入了解文字现状。
3、前面几节课,大家通过搜集整理资料,交流感想收获,进行了综合性学习。下面,我们将继续进行关于汉字的综合性学习。
4、教师总结:通过上面“阅读材料”的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更多的汉字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大家在学习中有了很多收获。
5、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6、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教科书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看一看。
7、完善修改,展示交流。
8、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9、填写评价量表。
10、评价学生不够及时,在活动过程中,一些学生发挥较少,未能起到相应的效果。
11、搜集书法作品:
12、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和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形成研究性报告。
13、完成小组活动计划的制订。
14、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活动建议”。
15、了解汉字历史:搜集资料了解汉字的演变,汇总成表格的形式;搜集有关汉字历史的趣事或笑话。
16、网络搜索。在网上查找一些有关街头不规范用字的图片等资料,并整理汇总。
17、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8、调查社会用字:
19、搜集资料,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成一份研究性报告。
20、评选活动之星。
21、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以下建议:
22、在收集书法作品的过程中,较多小组没有收集到作品,且大部分学生不懂如何去看书法作品,可能是在指导方法时没有起到效果。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当加强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23、按照研究报告的步骤尝试对自己之前研究的内容撰写研究报告。
2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25、教师点拨总结。
26、查阅书籍。到学校阅览室图书馆或书店,在语言类或文化类书柜,查找有关街头不规范用字的书籍,并记录下来。
27、
28、首先,让我们读一读“阅读材料”,具体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吧!
29、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0、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1、街头错别字出现的原因:
32、师生共同评议。
33、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34、小组讨论,确定研究课题。
35、阅读要求。
36、《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学生自由读一读,结合自己的姓氏谈谈对姓氏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