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关于感恩的唯美散文(精选5篇)由阿痕杂记收集整理,供大家欣赏与借鉴;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朋友,也可以进行收藏。
关于感恩的唯美散文1:感恩
文/袁秀智
我父亲出生在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他13岁开始学做生意,从老家庆阳买上猪牛羊,沿着长武、彬县等一路独步吆到西安卖掉,然后在西安买上西药和布匹等,肩挑背负送到陕北八路军手里,十天一来回。既赚钱维持了生计,也不知不觉支持了抗日战争。为了躲避沿途土匪恶人和国民党兵痞的打劫,往往是晓宿夜行,饿了啃干饼,渴了饮河水,累了席地眠。
当时住宿紧张,父亲带领年幼的哥哥们,像愚公那样,硬是在平坳里用双肩担土担出了一个地坑院,开挖窑洞七口。如此大的工程量,父亲不知熬了多少夜、流了多少汗。在靠工分生活的年代,由于家里劳力少,父亲在队里总是选最苦、最累、挣工分最多的活干,同时还挤出一切时间发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以补贴家用。上世纪80年代村里没有机井之前,人畜饮水主要是靠从1公里外的沟里泉眼去挑,父亲总是在天不亮就去挑水,待我们起床时水缸早已灌满。雨雪天不出工,别人睡觉,父亲不是修理农具就是给猪羊储备草料。父亲在庄前屋后广植树木,担水浇灌。树木成林后,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在子孙们建房做家具时派上了大用场。
父亲还主动承担起了家中四位老人养老送终的责任。尤其是母亲去世后,留下9岁的我和13岁的四哥,父亲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专心抚孤,使我们小哥俩离娘而不孤,学业事业均有成。更值得一提的是,伯父早年去世后,留下伯母和尚未成家的5个堂哥堂姐,父亲更是视侄子侄女为己出,为他(她)们的成长、求学、婚配操心费神、出钱出力。父亲有个表兄,老来鳏居,父亲待其如兄长,经常翻沟去看望,逢年过节还多次接到家中来住上一段时间,使老者老来不孤。二哥有个同村同学,上学时其继母给他带的多是黑面或秋谷面锅盔,他与二哥同路上学前,父亲无数次给换成了我家的白面锅盔。每有乞丐上门乞讨,父亲从不使他们饿着走、空过手。父亲常教导我们说:吃不穷、喝不穷,打算不到一世穷。这也是父亲一生奉行的爱心准则。
父亲40岁前后,爷爷奶奶和伯父相继去世,留下上下两大家十几口子人,父亲毅然决然地撑起了两个家。改革开放特别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正当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年仅36岁的三哥英年早逝,临近古稀之年的父亲又遭遇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当时三嫂才30岁刚出头,三个孩子还小。为了不使这个家散掉,父亲做出了艰苦努力。
也许是由于年轻时在外跑见多识广吧,父亲虽然不识字,但他绝不狭隘。尽管经济上一直十分拮据,但父亲供子孙上学却极为慷慨。我们姊妹6个,除姐姐识字不多外,其他几个都取得了当时比较高的学历。父亲若能活在当下,该有多么欣慰啊!
关于感恩的唯美散文2:既知感恩,就去行动
文/冯大力
九寨沟地震已经过去了很久。余悸渐渐消失了。但是,一幕幕令人感动让我感恩的画面总在闲暇时浮现在我的脑海,时时提醒我"记住去感恩"!
举世无双的及时、高效、有序的救援,不能不让我为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由衷地感恩我们的祖国母亲;人民解放军和武警战士无畏逆行的背影与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铭刻在了我的记忆里,不能不让我由衷感恩最可爱的人;伟大而坚忍的四川人民九年遇三震,却依然乐观向上,乐善好施,不能不让我对他们肃然起敬,由衷感恩。我愿用勤勉敬业、教书育人,感恩伟大的祖国、可爱的军警、亲爱的四川。
素昧平生的志愿者,不顾个人安危,默默帮助大家,不能不让我对他们油然而生敬意。我把对他们的感恩变成去做志愿者的行动。
我们在震区,他们在外面,但他们忧心如焚,夜不能寐,或安排救援,或电话安慰,或求佛保佑,并在我们回到成都后设宴压惊,多方安慰。他们就是我们的四川亲人和恩人——李后强老师和汤忆玲老师、陶老师、银昭兄和杨老师、韩毅兄和江寻老师、成斌和袁静、郭二哥和钟二姐、阳林兄弟,以及素未谋面的九寨沟的李总和罗村长,等等。因为有你们,我们很幸福。今天,我必须把我们对你们的感恩当面说出来——真诚地谢谢你们!我还必须切实地去报答你们。
我是个玩性很大的人,虽未到了玩物丧志的地步,但一玩起来就能沉浸其中,确是真实的。没有李老师指导前我一直庸俗地玩儿,有了他的指导后就玩了一把高雅的娱乐——去年出版了一本随笔集《走在幸福中》。但是,李老师认为这仍然是随心所欲的玩儿,提醒我"也该干点正事,譬如写专著,譬如做课题".于是,我今年成功申报了三个省级课题,写了五篇学术论文,写成了一本专著——《管理的逻辑》。我能够这样由俗到雅,由雅到专,逐步摆脱低级趣味的玩耍,是该由衷感恩李老师的时时提醒的。
我没少喝酒,也没少吃肉,这些都实实在在地成就了我今天的体形。我经常海吃海喝,身体却仍然健康,主要得益于义生哥的榜样力量和时时带动——运动喝茶无怨尤,不贪不占乐帮人。义生哥德才兼备,敬业爱岗,心系百姓,份内份外做了很多好事,也受过一些委屈。老同志、老百姓为他鸣不平,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吃了亏。哪怕只是这些老同志、老百姓给了积极评价,他都知足了。何况,给他积极评价的,远不止这些老同志、老百姓呢。前几天,朋友闲聊中,知道有人在合作中欺骗了我,坑害了我,我的一个满身正气的兄弟就特别生气,非要给我讨回公道。我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他们挣钱,咱们享福,各得所欲,相安无事,多好!"我能够不假思索地这么处理,主要得益于义生哥作为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每次义生哥喊我喝茶,邀我运动,我都习惯性地放下自己手头的事,欣然前往。良师难遇,益友弥贵呀!
一次交流时,我的合伙人、清华大学冯冠平教授讲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看人,要用望远镜,不能用显微镜。"这句话蕴藏着大智慧,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更加尊敬冯老师,而且乐意在一起出行时主动给他拎拎包,跑跑腿。古人讲"一字师",冯老师就是我的"一句师"吧。
外甥们上班后,二姐要求他们每年每人给我送一箱好酒。开始我是反对的,后来就想通了:这样做,固然给了他们经济上的压力,但也培养了他们的上进心,让他们懂得要把感恩及时付诸行动,而不仅仅是默默地留在心间。收了他们的酒,我会在酒箱上写上"贝贝2024""欢欢2024""瑾瑾2024"等字样,计划留存到他们有喜事时,拿出来分享。这不失为一种教育和传承吧。
现在,人们总爱讲"情商",且见仁见智。在我看来,情商不像智商,先天的影响较弱,后天的修行更重。不管情商的外延有多大,知感恩、能吃亏都应该是其核心内容。既知感恩,就去行动——要么大声说出来,要么切实落实了。
关于感恩的唯美散文3:感恩每个年头
文/秦勇
时光,总在灯火的闪烁中眨眼而过。
这个冬天伴着雾霾,乍暖还寒,雪未到,春天似乎离得很近。
看那大街小巷,红红的小橘灯连着沿街的树冠,透出橘红的光茫,照进心空。哦,又到新年。
桌上的日历被翻到最后,一年的时光又将过去了。平湖上的雾絮,浸润着熏香的腊肉香味,一花一草,或是一个小巷子,都洋溢着喜气,摇曳着火红的灯笼。
年底了,很多事情都该做个回顾,从国家到单位,从大家到小家,该丢弃的,该收藏的,该继续的,该结束的,该开始的……
曾经一年一年地把学习奖状贴在门上,一年一年地渴望在初一早晨穿上新衣服,到山坡上去捡没爆炸的火炮,去亲戚朋友家领取压岁钱,在父亲的帮忙下给房子的前门后门贴上春联……现在看来,这些点滴虽然那么微小,却是那么深刻。
理清一年杂乱的思绪,净心而思,蓦然发现,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每个人所经历的每一个足迹,都是那样真实的过往,令人刻骨铭心,值得永久珍藏。
就让每一天淡淡地来,实实在在地过去,不让时光虚度,不让心灵荒芜,放弃浮躁,放弃冷漠,放弃忌妒,放弃奢求,只要心存感恩,心怀善良,心胸豁达,希望和梦想就会款款而来。
朋友间一点点消息也好,同事间一句句问候也好,亲人间一次次电话也好,师生间一张张贺卡也好,只要每个日子里拥有一串串怦然心动的声音,就像春天的风吹动风铃,让人觉着一切都是崭新的,一切都是亲切的,一切都是暖暖的。
新的一年,还会有新的梦。
"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日子愈是短暂,我愈是要使之过得丰盈而充实",又到新年,就让这段话,伴随我们每个人从容地走。
关于感恩的唯美散文4:在人生的春天里播撒感恩
文/打不烂的鸡蛋
在自然节气中,根据物候变化,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而在人生里程中,根椐年龄划分为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五个阶段。两者融会贯通,诗意划分人生,也可划分春、夏、秋、冬四个时期。
春–单看这个词语,不去想象,就觉的有一种温度。
大自然的春在哪里呢?春在杨树芽尖白绒绒的细发间,春在太阳映射在脸上温暖的感觉,春在檐角滴落的珠帘间……世间万物的一切,都在无声中苏醒,开始生长着……
而人生的春天在哪里呢?走进幼儿园,步入校园,孩子们清澈的眼眸,花儿般的笑容,雀儿般的身影,感受着这一切,便恍然大悟,原来人生的春天在幼儿园,在学校里。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孕育生命的季节里,农民忙着耕耘、播种;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说,在新的一年里,制定计划,落实方案,放飞梦想;而对于一个为人之母的女人来说,在孩子这个人生的春天里,除了对孩子进行文化知识的启蒙教育外,更重要的是在孩子纯净的心田里播撒一颗诚实、正直、守信及感恩情怀的种子。
有这种想法,源于有一次和女友探讨关于教育孩子学习、做人的问题。朋友的丈夫经常出差在外,有时在外面一呆就是几个月,夫妻之间总是隔三岔五的电话联系,可孩子却显得很冷漠,极少主动跟爸爸聊天说话,有时还很不耐烦的样子并且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听到这些,使人心里猛然一惊,原来自已的孩子也是这样……自己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孩子也几乎不打电话的……当时,这件事只是说说,可过后一直铬印在我的心上,这一现象给我这个自认为还算合格的母亲在孩子教育上亮出了黄牌警告。天底下做母亲的,都爱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渗透着多少做母亲的心血,可孩子们只是欣然接受父母给予的关怀,没有回馈,说明孩子心中没有感恩。这是一种失败啊!……父母是孩子一生至亲至爱的人,孩子如对父母都不存在感恩,那么孩子会对小伙伴,社会是什么态度呢?想起这些,心中不寒而粟!
我的孩子有13岁了,还来得及。就这个问题,我给孩子好好上了一堂感恩课。我问孩子:"什么叫感恩?"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孩子就抢着说:"我知道".可最终孩子对感恩这词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感恩在孩子心里是模糊的。接着,我郑重其事的告诉他:"感恩就是内心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关怀与宽容,而自己用言行在去传递这种帮助、关怀与宽容。如果你心中有感恩,你会原谅奶奶语无伦次的错误;如果你心中有感恩,你会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坐给站在你身旁的老奶奶,而不需要妈妈的提醒去做;如果你心中有感恩,你会在妈妈十几天内不回家,内心有牵挂,主动打电话询问;如果你心中有感恩,你会在老师讲课的时候闭嘴,体会老师讲课的口干舌燥……",我连珠炮式的说了很多,一向强词夺理的孩子无语了……
时间过的真快,我回到工作地方上班快一星期了,有一天接到了孩子的电话,我心中一喜,再询问老公时,说孩子再也没有和奶奶争嘴了,这一细微的变化让我心里特别高兴,因为在孩子清澈的眼眸里,我看到孩子心中有一片净土,在这一方净土里,感恩的种子正在发芽。
人生处于不同的阶段,对于感恩一词的理解是不同的。
回首自己走过的四十个春秋,扪心自问,自己真正懂得感恩还是在自己做为母亲的时候。感恩其真正的含义是懂得什么是爱。当我们真正领会感恩的含义时,强烈的责任意识就会在我们心中油然面生,这时,我们会自觉做好每件事。正因为明白这个道理,在孩子幼年时代,这个人生的春天里,做为孩子的父母,其人生的第一任老师,要抓紧这一时刻,播下文明,播下诚信,播下感恩……
孩子心中有了感恩,就有了责任感,实现梦想不在是憧憬。
孩子心中有了感恩,对生命的理解将更加深刻,将会更加珍爱生命。
关于感恩的唯美散文5:感恩
文/燕京伟
只有懂得珍惜的人,才能获得人生最大的收获——快乐和幸福!学会忘记,让身心轻松;懂得舍得,让生活变得更加和谐和美丽。忘记是一种风度,舍得是一种智慧。更要懂得舍得的真谛,懂得忘记的心灵开化,让精神得到提升;懂得舍得,会活的很精彩。
快乐是一种心态,无关贪欲,心怀豁达,宽容与感恩,生命,永远阳光明媚。人生有得有失,聪明的人懂得放弃和选择,幸福的人懂得牺牲和超越。能安于真实、拥有、超脱得失苦乐,也是一种至上的人生境界。唯美的文字能净化一个人的心灵。生活当中,自己所做的事情不一定都是别人认可的。也许在当时,会成为心中的纠结。但是,在经历过后,仔细想想,岁月洗礼才能让自己逐渐走向成熟。这个时候,要感谢那些曾经让自己成才的人。是他们让我们走向成熟睿智。学会感恩,收获别样的人生,在生活中,慧人、慧语、慧悟。
人,要有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怀抱一颗感恩之心的人,犹如在生命的旅途中点燃了一盏明灯;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掌握了人生宫殿的钥匙;怀抱一颗感恩之心的人,犹如人生的海洋中拥有了一艘坚固的船;怀抱一颗感恩之心的人,犹如鸟儿拥有了调节平衡的的尾巴。
《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字里行间流露着母子深情,字字句句倾诉母爱之魅力,看着那饱经艰难困苦的丝丝白发,养儿才知父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