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元宵节的诗句

阿痕杂记整理了4篇描写元宵节的诗句(精选91句),欢迎分享与收藏。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 篇1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3、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4、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5、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6、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7、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8、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9、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0、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1、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12、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3、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14、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15、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16、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17、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18、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19、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20、看灯记得年时节。――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 篇2

1、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李商隐《荷花》

2、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别储邕之剡中》

3、燎沉香,消溽暑。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4、白莲种山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东林寺》

5、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6、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为农》

7、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薛道衡《昔昔盐》

8、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念奴娇》姜夔

9、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晏几道《生查子》

1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11、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采莲曲》

12、前后红幢绿盖随。――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13、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14、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

15、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16、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17、形迫抒煎丝,颜落风催电。《古意赠今人》鲍令晖

18、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1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0、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2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2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24、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5、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李白《草书歌行》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 篇3

1、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2、楼舻云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

3、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4、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5、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白居易《长恨歌》

6、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7、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唐李商隐《无题四首》

8、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9、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

10、菖蒲初进石榴卮,忽报黄花香满篱。

11、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12、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13、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4、我游南宾春暮时,蜀船曾系挂猿枝。云迷江岸屈原塔,花落空山夏禹祠。

15、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16、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17、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18、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19、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20、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放。――屈原《楚辞・渔父》

21、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22、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 篇4

1、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如梦令》

2、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在百花凋谢的季节里,菊花却竟相开放,我喜欢菊花,不仅爱它的美,更爱它那不畏严寒、不怕邪恶、傲雪斗雪的坚强品格。

4、因为菊花不怕冷,不畏严寒,故它能在深秋独放,而正是它的这种特性,能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屈原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歌颂菊花高贵品质;以“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表明了、永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

5、九月的天气,秋风已带来了寒意,百花园中多种鲜花渐渐的凋落。它们被无情的寒气所驱赶,告别了暂短的青春期,慢慢走向衰老。然而,只有少数花却在这时大显神威,昂首怒放了。菊花就是这少数花中的佼佼者。

6、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我依然徘徊在菊花的海洋里,如痴如醉……

7、菊花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人们欣赏它那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和清隽高雅的香气,尤其在百花纷纷枯萎的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它不畏寒霜欺凌的气节,也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

8、陶渊明爱菊,是因为菊的淡雅幽香。他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生活,他喜欢菊“宁可枝头报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坚贞高洁。同样,菊也爱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魄,也同样喜欢恬静、淡然的桃源生活。陶渊明和菊如同“高山流水”一般的知音。他们一起在南山下过着恬静、飘逸、悠然的田园生活。

9、我赞美菊花,赞美它那与寒风冷霜搏斗的精神,赞美它那顽强的生命力;更赞美在现实生活中,像菊花一样的人。 16、我赞美菊花,不仅仅是赞美它的美丽,而是它用行动告诉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要被眼前的风霜雪雨所吓倒,人生道路不平坦,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10、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岑参

1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2、促织鸣已急,轻衣行向重。――《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王维

1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14、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15、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晏几道《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16、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Z《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17、愁心逢此节,长叹独含悲。――《初秋夜坐》――李世民

18、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19、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20、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

21、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22、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23、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24、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0)
上一篇 08-05
下一篇 08-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