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端午节日的古诗

阿痕杂记整理了4篇描写端午节日的古诗(精选101句),欢迎分享与收藏。

描写端午节日的古诗 篇1

1、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2、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3、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4、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5、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6、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7、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8、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9、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E《小重山・端午》

1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11、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12、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张榘《念奴娇》

13、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卢肇《竞渡诗》

14、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15、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16、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17、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18、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19、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0、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苏轼《六幺令》

21、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描写端午节日的古诗 篇2

1、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诗句出自于:殷尧藩《同州端午》

2、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3、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4、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钱琦《竹枝词》

5、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

6、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诗句出自于:杜甫《端午日赐衣》

7、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8、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9、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11、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1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13、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菖蒲九叶,金英满把,同泛瑶觞。――朱翌《朝中措》

14、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贝琼《已酉端午》

15、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16、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卢肇《竞渡诗》

17、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8、上窗风动竹,月微明。――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9、声直上,蟾蜍窟。――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0、中秋佳月最端圆。――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1、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徐凝《七夕》

22、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赵鼎《寒食》

23、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24、绿杯红袖趁重阳。――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25、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26、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描写端午节日的古诗 篇3

1、绿柳朱轮走钿车。――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4、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5、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6、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7、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8、风s,波敛,团荷闪闪,珠倾露点。――孙光宪《河传・风s》

9、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10、风吹荷叶在,渌萍西复东。――孟郊《乐府三首》

11、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白朴《得胜乐・夏》

12、便万里凌空,肯凭莲叶。――尹焕《霓裳中序第一・茉莉咏》

1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

14、三千美女学宫妆,占断薰风水一方。――释云岫《画荷花二首》

15、柳岸。水清浅。笑折荷花呼女伴。――秦观《词笑令(采莲)》

16、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17、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姚勉《四望亭观荷花》

18、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卢照邻《曲池荷》

19、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20、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春景》

21、重湖叠t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

22、犹胜道傍柳,无事荡春风。――孟郊《乐府三首》

23、绿萍涨断莲舟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描写端午节日的古诗 篇4

1、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韩愈《送刘师服》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

3、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醉书》

4、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乡村四月》

5、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唐・贾m《孟夏》

6、携E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7、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8、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10、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夏日山中》

11、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李商隐《晚晴》

12、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

13、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14、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15、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

16、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17、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8、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19、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红楼梦》

20、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红楼梦》

21、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22、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23、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郑思肖《画菊》

24、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25、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刘克庄《菊》)

26、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2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8、栽成五柳吟归去,漉酒巾边伴菊闲。――汪遵《彭泽》

29、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30、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31、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唐・太宗《赋得残菊》

(0)
上一篇 01-29
下一篇 0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