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痕杂记整理了4篇元宵节的诗词(精选99句),欢迎分享与收藏。
元宵节的诗词 篇1
1、雪林一夜收寒了,东风恰向灯前到。――范成大《菩萨蛮・元夕立春》
2、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3、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4、忽晓阑街儿童语,不为上元灯近。――刘辰翁《金缕曲・贺赵松庐》
5、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6、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7、旧家元夜,追随风月,连宵欢宴。被那懑.引得滴流地,一似蛾儿转。而今百事心情懒。灯下几曾看。算静中.唯有窗间梅影,合是幽人伴。――沈端节《留春令》
8、咫尺元宵剩放灯,翠红多少九衢尘。梅花不解新时样,初破风前一点春。――钱时《岁二日吴说卿座中初见古梅一花》
9、碧澹山姿,暮寒愁沁歌眉浅。障泥南陌润轻酥,灯火深深院。入夜笙歌渐暖。彩旗翻.宜男舞遍。恣游不怕,素袜尘生,行裙红溅。――吴文英《烛影摇红・元夕雨》
10、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11、金鞍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风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阑送目劳。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寻前事铀!渡显
12、子夜封章扣紫清,五霞深里佩环声。驿传风火龙鸾舞,步入烟霄孔翠迎。瑶简重,羽衣轻,金童双引到通明。三湘五管同民乐,万岁千秋与帝龄。――张孝祥《鹧鸪天・上元启醮》
13、近喜元宵雪更晴,千门翠竹结高棚。珠帘半卷将团月,玉指初调未合笙。新放华灯连九陌,旧传金钥启重城。少年结伴嬉游去,遮莫鸡声下五更。――刘英《上元十三夜》
14、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15、绣衣玉节驻江城,放得元宵两夜晴。地金莲方滟滟,一天明月故盈盈。逻兵酣卧忘钟韵,游子欢呼趁鼓声。儿女看灯归较晚,老夫自剔读书檠。――仇远《元夕放夜》
16、甲子乾飞雨,元宵湿陨星。风柔行阵阵,月淡下亭亭。木笔侵凌碧,来牟掩映青。东皇收拾急,暖涨赴沧溟。――洪咨夔《春雪》
17、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烂熳惟愁晓,周游不问家。更逢清管发,处处落梅花。――李景伯《上元》
18、半勺兰膏暖焰生,恍疑赤壁夜鏖兵。骑乘猛燎奔驰疾,人运长j转战轻。旗影静移云母帐,剑微掣水晶营。何人幻此圆机妙,独向元宵策美名。――吴潜《走马灯赓张枢副韵》
19、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贺铸《思越人》
20、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无欢不必游花籍,有病何须置药篮。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华岳《二月二日即事》
21、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京都元夕》作者:元好问
2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作者:欧阳修
23、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龙溪笑语连天际,凤垸欢歌满埠头。华夏巍巍萦紫气,尧乡荡荡灿红楼。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月昭昭照九州。《壬辰元宵夜咏》作者:伯永
元宵节的诗词 篇2
1、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作者:符曾
2、元宵佳节月儿圆,全家团聚过大年。半醉半醒逛街市,偕妻携子游乐园。千树霓虹流光转,万家灯火照无眠。爆竹声声除旧祟,银花朵朵接财源。鱼龙狂舞阑珊处,儿童蹦跳笑声甜。《元宵夜》作者:秦渝
3、玉润珠圆春韵浓,听吟犹睹远方容。汤团蜜饯甜心里,网下难逢网上逢。《元宵情》作者:江雪涛
4、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作者:刘克庄
5、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临江仙・都城元夕》作者:毛滂
6、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影蛾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清平乐・上元月蚀》作者:纳兰性德
7、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踏莎行・元夕》作者:毛滂
8、明月一轮虚画屏,春寒催雨下空庭。江南过尽无人识,留得梅花试眼青。《元宵无月》作者:荒漠之旅
9、冷雨元宵无月,古碑疏影双清。伍山高阁紫阳行,顾望钱塘胜景。《西江月・元宵》
10、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元夕无月》作者:丘逢甲
11、五光十色花千树,姹紫嫣红不夜天。艳艳灯笼高高挂,唯求福祉百万年。《元宵》作者:飒然
12、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满帘花影月三五,一碗汤圆情万千。《元宵夜思儿》作者:雪花飘舞
13、岁岁闹元宵,轰天锣鼓敲。烟花分外美,民俗实堪骄。琴瑟伴歌舞,佳人摆细腰。万疆安泰日,户户醉F[。《庆元宵》作者:东方骏
14、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共众材分。孤标百尺雪中见,长啸一声风里闻。――李山甫《松》
15、凄凄百卉病,亭亭双松迥。直上古寺深,横拂秋殿冷。轻响入龟目,片阴栖鹤顶。山中多好树,可怜无比并。――《萧寺偃松》
16、一阵雨声归岳峤,两条寒色下潇湘。客吟晚景停孤棹,僧踏清阴彻上方。――狄焕《咏南岳径松》
17、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白居易《和答诗十首・和松树》
18、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
19、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20、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王安石《孤桐》
21、列植成均里,分行古庙前。阴森非一日,苍翠自何年。寒影烟霜暗,晨光枝叶妍。近檐阴更静,临砌色相鲜。――李胄《文宣王庙古松》
22、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苏轼《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23、终日吟天风,有时天籁止。问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顾况《千松岭》
24、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
25、烟叶葱茏苍麈尾,霜皮剥落紫龙鳞。欲知松老看尘壁,死却题诗几许人。――白居易《题流沟寺古松》
26、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毕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白居易《赠王山人》
27、自种双松费几钱,顿令院落似秋天。能藏此地新晴雨,却惹空山旧烧烟。枝压细风过枕上,影笼残月到窗前。――曹唐《题子侄书院双松》
28、缘岸蒙笼出见天,晴沙沥沥水溅溅。何处羽人长洗药,残花无数逐流泉。――皎然《赤松》
元宵节的诗词 篇3
1、虽过老人宅,不解老人心。何事斜阳里,栽松欲待阴。――耿《观邻老栽松》
2、终日吟天风,有时天籁止。――顾况《千松岭》
3、烟叶葱茏苍麈尾,霜皮剥落紫龙鳞。――白居易《题流沟寺古松》
4、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
5、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吴文英《解语花・梅花》
6、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7、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王沂孙《花犯・苔梅》
8、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9、浮玉飞琼,向邃馆静轩,倍增清绝。――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10、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
11、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咏红梅花》
12、向消凝里,梅开半面,情满徐妆。――史达祖《夜合花・柳锁莺魂》
13、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14、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15、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
16、芳草茸茸没屦深,清和天气润园林。 霏微小雨初晴处,暗数青梅立树阴。
17、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18、料浅雪、黄昏驿路,飞香遗冻草。――吴文英《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19、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20、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王世贞《忆江南・歌起处》
2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2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2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2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2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杜甫
元宵节的诗词 篇4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2、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
3、我们没书没笔,但是我们有颗不想挂科的心。
4、用微笑告诉别人,今天的你比昨天更坚强。
5、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8、不管是否出于无奈,不要放逐的太快太快。
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11、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12、不比浮花浪蕊,天教月月常新。
13、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明・刘伯温《兰花》
14、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15、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16、自是百花留不住,让教先发放春归。
17、一朵梨花,院落阑干雨。――韩W《祝英台近》
18、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郑板桥《沁园春恨》
19、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唐・李贺《恼公》
20、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出自《春思二首》
21、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荷花》
22、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元好问《赋十月菊》
23、莲子不可得,荷花生水中。犹胜道傍柳,无事荡春风。渌萍与荷叶,同此一水中。风吹荷叶在,渌萍西复东。莲花未开时,苦心终日卷。春水徒荡漾,荷花未开展。――孟郊《乐府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