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痕杂记整理了4篇元宵节的诗句(精选104句),欢迎分享与收藏。
元宵节的诗句 篇1
1、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v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正月十五夜》(唐) 苏道味
2、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元夕无月》作者:丘逢甲
3、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作者:刘克庄
4、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元 宵》 (明) 唐寅
5、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满帘花影月三五,一碗汤圆情万千。《元宵夜思儿》
6、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作者:苏味道
7、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8、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龙溪笑语连天际,凤垸欢歌满埠头。华夏巍巍萦紫气,尧乡荡荡灿红楼。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月昭昭照九州。《壬辰元宵夜咏》作者:伯永
9、风缓月圆夜,炮竹连宿宵。不为去岁人,只作佳人告。岁岁复年年,何向寄柳梢。年年复岁岁,却报黄昏早。董郎犹有时,百鸟筑鹊桥。叹将杜宇心,泠风自知晓。《元宵夜》
10、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京都元夕》作者:元好问
11、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上元夜》作者:崔液
12、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13、岁岁闹元宵,轰天锣鼓敲。烟花分外美,民俗实堪骄。琴瑟伴歌舞,佳人摆细腰。万疆安泰日,户户醉F[。《庆元宵》作者:东方骏
14、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汴京元夕》作者:李梦阳
15、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16、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7、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18、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9、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20、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21、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22、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元宵节的诗句 篇2
1、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3、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杜牧《读韩杜集》
4、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5、惜别伤离方寸乱。——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6、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7、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韦应物《送杨氏女》
8、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9、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朱敦儒《念奴娇·插天翠柳》
10、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11、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12、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张籍《征妇怨》
13、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1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m《别董大二首》
15、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刘方平《春怨》
16、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李白《上之回》
17、落日已曾交辔语,春风还拟并鞍行――唐・韩愈《贺张十八秘书得裴司空马(或作酬张秘书因骑马赠诗)》
18、丈人庭中开好花,更无凡木争春华――唐・韩愈《芍药歌(一本作王司马红芍药歌)》
19、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0、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腊日》
21、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唐・温庭范《题望苑驿》
22、风光欲动别长安,春半城边特地寒――唐・韩愈《夕次寿阳驿题吴郎中诗后》
23、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24、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25、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落日忆山中》
26、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城东早春》
27、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宋・秦观《好事近》
元宵节的诗句 篇3
1、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O。――《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2、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苏幕遮》
3、一尊春酒甘若饴,丈人此乐无人知――唐・韩愈《芍药歌(一本作王司马红芍药歌)》
4、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欧阳修《戏答元珍》
5、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6、君诗多态度,蔼蔼春空云――唐・韩愈《醉赠张秘书》
7、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8、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元稹《织妇词》
9、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洪咨夔《眼儿媚・平沙芳草渡头村》
10、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11、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12、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13、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14、竹马踉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15、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杜甫《狂夫》
16、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陶渊明《酬刘柴桑》
17、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18、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19、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刘商《赠头陀师》
20、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21、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22、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23、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2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元稹《南秦雪》
元宵节的诗句 篇4
1、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2、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叶J《已酉新正》
3、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4、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5、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谢道蕴《咏雪联句》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孟浩然《田家元日》
8、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华幼武《春雪》
9、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10、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林伯渠《春节看花市》
11、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黄景仁《凤城新年词》
1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3、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14、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15、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叶燮《迎春》
16、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李九龄《寒梅词》
17、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崔涂《七夕》
18、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19、倚楼起把绣针小。――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20、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
21、谁念文园病客?夜色沉沉,独抱一天岑寂。――张?《夺锦标七夕》
22、听窗前、泪雨浪浪,梦里檐前犹滴。――张?《夺锦标七夕》
23、爱情诗,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宋・秦观《八六子》
24、两处相思无计留,君上孤舟妾倚楼。
25、四季更替霜染秋,落叶飞尽山色萧,远处不见青翠色,唯有云霞满山飘。
26、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花月痕》
27、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28、初吻并不能当作永久相爱的保障,但它却是盖在生命史上的一个永久记忆印章。
29、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30、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鱼玄机《赠邻女/寄李亿员外》
31、醉卧东床人未醒,梦入罗维纱帐轻,闻言南柯山林秀,倚杖扶篱寻幽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