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痕杂记整理了5篇古诗作文(精选94句),欢迎分享与收藏。
古诗作文 篇1
1、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送安惊落第诗》(深阅读)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3、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杂诗》(1.惜时;2.心态影响对外物的感受与看法)
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惜时努力)
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惜时努力)
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惜时努力)
7、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戴复古《寄兴二首》(借喻一个人不能十全十美,不宜求全责备)
8、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
9、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世上不缺人才,而是缺能识别人才的人)
10、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对人才的渴求)
1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太白二十韵》(可用来形容伟大作家的伟大成就)
1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为学的几个几个递进的阶段)
1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喻指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亦用来说明实践的重要。)
15、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16、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读书之要》(读书的方法指导)
1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8、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9、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古诗作文 篇2
1、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3、杯酒相延,今夕不应a。――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4、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5、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6、中秋佳月最端圆。――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7、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8、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9、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10、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1、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2、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_攫银河决。――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3、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14、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辛弃疾《摸鱼儿》
15、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
16、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1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淑女,君子好逑。-佚名
1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
19、-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20、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2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22、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浮端咧郧椤
2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4、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古诗作文 篇3
1、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3、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
5、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6、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7、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8、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9、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10、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1、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12、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13、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4、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15、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杜甫《九日寄岑参》
16、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17、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18、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9、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20、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
21、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古诗作文 篇4
1、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2、稽古堂前,恰见四番端午又来江上,听鸣鼍急鼓。棹歌才发,漠漠一川烟雨。郭应祥《传言玉女》
3、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如梦令》
4、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5、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钱琦《竹枝词》
6、冲波突出人齐,跃浪争先鸟退飞。――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7、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8、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9、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10、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菖蒲九叶,金英满把,同泛瑶觞。朱翌《朝中措》
11、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12、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陆游《楚城》
13、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14、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大T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15、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6、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如梦令》
17、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五丝》
18、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端午日恩赐百索》
古诗作文 篇5
1、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同州端午》
2、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浣溪沙・端午》
3、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十五夜观灯》
4、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午日观竞渡》
5、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朝中措》
6、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小重山・端午》
7、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8、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乙卯重五诗》
9、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贺新郎》
10、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蓦山溪》
1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浣溪沙・端午》
12、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