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痕杂记整理的描写端午的诗句(精选107句),共5篇,请欣赏。
描写端午的诗句 篇1
1、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午日处州禁竞渡》
2、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如梦令》
3、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同州端午》
4、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端午日》
5、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朝中措》
6、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端午日赐衣》
7、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点绛唇》
8、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9、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南乡子・端午》
10、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十五夜观灯》
11、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大T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12、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端午日恩赐百索》
13、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乙卯重五诗》
14、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5、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午日观竞渡》
16、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17、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浣溪沙・端午》
18、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蓦山溪》
19、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20、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描写端午的诗句 篇2
1、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2、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3、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4、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5、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⒒鹘诶足巽伲伊髌虢淙弧r粤糜牯G鬣动,EX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6、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7、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8、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9、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0、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11、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1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宋・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13、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14、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5、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16、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7、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18、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19、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20、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21、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22、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23、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苏轼《屈原塔》
24、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25、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描写端午的诗句 篇3
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2、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3、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4、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
5、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6、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宋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7、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宋陈与义《临江仙》
8、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9、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10、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
11、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12、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13、旅行虽别路,日暮各思归。欲下今朝泪,知君亦湿衣。――李端《客行赠冯著》
14、蜿蜒盘绕上苍穹,逶迤游人兴浃融;止步云梯叹鬼斧,行经栈道赞神功;天都飘缈浮云际,莲蕊迷蒙隐雾中;百里黄山皆画卷,更兼古道万松葱。
15、飞悬索道半云巅,头顶丹霞欲触天;下界九龙齐闹海,上方小翠戏诸仙。
1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7、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18、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19、《立马桥畔眺石刻》立马青鸾眺壁端,龙飞凤午意犹酣;镌工书法堪双绝,装点黄山更耐看。
20、客念纷无极,春泪倍成行。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王勃《春游》
2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2、试胆崖边壁与松,相拥而立弟和兄;同生共死情难悔,齐度春秋又夏冬。
描写端午的诗句 篇4
1、半月陪杖眨吮鹎橼F缴街模偌3は嗤W扔翁煜嘀苡甓砸勾病B眯械眯呐螅诳腿缂蚁纭H绾五岽巳ィ罕颂焯ê健V婀郏喑怯邢脊狻Y畏晡灏僮穑饰医裥胁亍J鞘菸锤模蕹疽巡浴!恰侗鹩翁焯ㄔ莆酝
2、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晴则个,阴则个,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王观《庆清朝慢・踏青》
3、半山寺外抬头见,展翅金鸡叫道衢;登上龙蟠回首睹,扶肩五老上天都。
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5、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白朴《天净沙夏》
6、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7、旅行宜早发,况复是南归。月影缘山尽,钟声隔浦微。星残萤共映,叶落鸟惊飞。去去渡南渚,村深人出稀。――赵嘏《晓发》
8、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0、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1、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武则天《游九龙潭》
12、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13、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1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5、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
16、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7、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18、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候。
19、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描写端午的诗句 篇5
1、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2、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有谁知?鬓残,心未死。
5、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6、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7、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
8、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9、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10、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11、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杜牧《金谷园》
12、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13、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14、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金陵驿二首·其一》
15、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16、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柳中庸《征怨》
17、此马非凡马,房星是本星。——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18、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欧阳修《画眉鸟》
19、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0、举头忽见衡阳雁。——陈达叟《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
21、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