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过中秋的作文

阿痕杂记整理的小学生过中秋的作文(精选9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生过中秋的作文 篇1

中秋节的晚上,月光柔和,凉风习习,我们全家聚在一起,正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月饼。突然,爸爸兴致勃勃地说:“我们来猜谜吧!”我和妈妈都同意了。

这是抢答谜语,大家轮流出题,另外两个人抢答。答对一题加十分,答错一题扣十分,从一百分开始计数。

第一个是爸爸出题:“一间小黑房,不能开门窗,窗儿开一开,万物能进房。打一日用品。”大家思考起来,我也手托着下巴思考起来。忽然,我看到了桌子上的照相机,就没往下想,说:“是不是照相机?”爸爸连连点头,说:“给你加十分。”我高兴地吹起了口哨。

轮到我出题了,我故意放慢速度:“一个老头九十九,天天早上喝冷酒。打一日用品。”大家有沉入思索。妈妈说:“是不是杯子?”我摇摇头。大家又想了起来。爸爸突然发疯似地喊道:“水瓢!水瓢!”我连忙点点头,说:“给爸爸加十分,妈妈减十分。”爸爸得意地望了望我们,哼起了小曲儿。妈妈则无奈地摇摇头。

好不容易轮到妈妈出题了,只见她先想了一会儿,说:“我出一个超难度的谜语,一物生来两面坡,坡顶好像马蜂窝,对着蜂窝吹口气,陪你唱起动听歌。打一乐器。”“是排箫吗?”我问。“是小号吧?”爸爸说道。妈妈对我们摇摇头,因此我们非常生气,因为好不容易夺来的十分被抢走了,我和爸爸都气得咬牙切齿直跺脚。我想起了电子琴上写的一些乐器:大号、圆号、唢呐、单簧管、口琴……对了,口琴!我连忙说:“口琴!”妈妈说:“对!给你加十分。”

“现在我宣布:获得第一名的是谢文君同学,第二名是我本人,第三名是妈妈!”爸爸像个主持人似地说。

这个中秋节过得真愉快!

小学生过中秋的作文 篇2

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是“人月团圆”的中秋节。人们都喜欢在今天一家人一起吃个晚饭一起赏月。

我们家每年中秋节都去伯伯家里和爷爷奶奶叔叔婶婶他们一起吃饭团聚。吃过丰富的晚饭后月亮已经爬上了天空中。它又大又圆好像一个大“明镜”照向夜晚的大地特别明亮。大人在赏月吃月饼水果;品着茶;谈着家事趣事笑声连连。而我和哥哥姐姐们也玩得很高兴。

我们家里每年都有一个欢乐“团圆的中秋节”!

小学生过中秋的作文 篇3

今天是中秋节,学校放假了,一大早,我就起床了。今天可以好好玩玩,还可以吃好吃的东西,想到这里,我心里乐开了花。

下午,外公、阿姨他们都来我家做客,妈妈准备了许多好菜,有水煮活鱼、还有红烧肉、啤酒鸭等等,荤啊、 素啊样样齐全。望着一桌子香气逼人的菜肴,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鸭腿狼吞虎咽地啃起来,惹得客人们一个个地哈哈大笑起来。

晚上,我们全家人一边在阳台上等着月亮出来,一边吃月饼,突然看见天空中有一个“白玉盘”,哇!月亮仿佛像一位魔术师一样,一下子把天空变明亮了,这时,我突然想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便深情地吟了起来“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逗得全家人捧腹大笑。

唉,时间过得真快啊!马上就到睡觉的时间了,所以我们恋恋不舍地进入房间睡觉了。

啊!今年的中秋节过得真是快乐,但愿明年的中秋节也过得这么快乐!

小学生过中秋的作文 篇4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又到了农历八月十五,今天是中秋节,又叫团圆节,是家人团聚、品尝月饼、饮酒赏月的好日子。

我和爸爸妈妈吃完晚饭,等待着月亮公公的出现。透过窗户,我看见月亮从楼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升到楼顶时,似乎胆大了,一下子跳了出来,顿时,月光洒满了大地。月光照在树叶上,在地面就能看见影子。我呆呆的瞧着月亮,仿佛看见了正在砍桂花树的吴刚,美丽动人的嫦娥,活泼可爱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它一闪一闪的,好像在说:“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我们坐在阳台上,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我们拿出几个月饼,月饼有五仁的,黑芝麻的、莲蓉的。好吃极了!我想起了《古朗月行》里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吃完月饼我们一家去了楼外散布望月!天空中挂着一轮金色的明晃晃的圆月,好象深蓝色的天空中衬托着一个大玉盘。一阵风吹到身上,感觉真舒服!

小学生过中秋的作文 篇5

今天是春节的第一天,也就是大年初一啦!我是在乡下奶奶家过年的,到了早上5点多,我就被小伙伴们的声音吵醒了,我和堂弟赶紧从被窝里爬起来,穿上新衣新鞋,准备拜年去了!

哇 , 外面真漂亮 ! 各家各户门上都贴着红红的春联 , 见到的每个人都穿着漂亮的新衣服。

乡下小孩子们拜年不需要拿任何礼品, 三五结群挨家挨户拜年, 只要背一个书包或拎一个手袋,到人家门口 嘴巴甜甜地来一句 :“恭喜发财”、“拜年拜年”就算拜过年了,屋里的大人 就将早已准备好的瓜子、糖果、糕点满满抓一大把放进每个人的袋子里。

一开始,我和堂弟跟在其他小朋友屁股后面跑,也不好意思说恭喜发财之类的话,跑了约有 4 、 5 户人家后,我和堂弟的胆子渐渐地变大了,到人家门口也大声嚷嚷起来:“恭喜发财、恭喜发财”,主人很高兴的拿给我们糖果。大约拜了 1 个小时左右,我和堂弟的袋子就装满了。看着五颜六色的糖果,我和堂弟忍不住吃了一颗。啊,真好吃!

也许,你也未见过这样的拜年风俗,不过你只要想一想,十几个拎着大塑料袋的小孩子到各家拜年的情景就甚是有趣!当时很想为可爱的小朋友们拍张照片,可惜照相机没有带到奶奶家……

老家的拜年习俗真有去,明年我一定要带上相机,把这一幕幕拍下来,成为我最美好的一份回忆!

小学生过中秋的作文 篇6

在这个寒假假期,也就是我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假期里,大人们为了避开城市的嘈杂声,到清静的地方享受一下,于是带我到鼎湖山附近的凤凰镇游玩。鼎湖山主要分为两大景区:一是由主道上主峰到大鼎和庆云寺;二是从凤凰镇进去的九龙湖附近一带的雨林沟谷。

而最难的就是爬那些山路了。那些所谓的山路其实是一些比较矮的悬崖峭壁罢了,只不过在两旁加了一排绳索和铁链,而且因为是雨林的关系,四周都有溪水流下来,加之有的石头上有青苔,所以经常都会太滑而差点跌到,又有的地方太陡峭太高,一定要抓紧绳索,用脚踩着石壁的凹痕和突出来的地方才能爬上去,从山脚到山上再出来至少要1个小时才能走完全程。而这个探险最可贵的是可以充分体现团队中的团结精神:后面的队员可以把上面的情况报告给前面的队员听(如树枝阿,岩石阿);而先锋则把前面的情况报告给后面的队员听(如湿滑的地面阿、钢索阿)。

这次旅我真高兴,因为我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也懂得了怎样团结合作。

小学生过中秋的作文 篇7

眼前是一排整齐的绿,铺满老房子前面那块地,听爷爷说那是米麦,他还笑我没见过这东西。下地后一股清晰的味道扑鼻,似乎是从天空飘下的余地溅落在大地上,顺便还吧藏在土里的香味带了出来。是的,这的的确确是大地是味道。上前折下一支米麦,整支米麦里都沾着春雨,一有什么动静,水珠就滴溜溜地滚进叶子于杆的缝里去。细看这支米麦,有六股,它们还没成熟,青幽幽的。一粒粒一颗颗,都有以根常常的须冲天向上。爷爷告诉我它们是先长壳再长肉的,成熟后可比现在大多了。

其实刚进老家的小道,我先注意到的并非这片麦绿,而是远处宁go头(方言,院子)里两棵高达的梨树以及那漫树白花。看完这片绿,我就迫不及待地跑是看这片白了,哦不,是雪白。真的很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站在这片雪下,满地都是春风带下来的花瓣,零零散散,洒洒落落。又回到老房子转了转,欣喜发现14年前那棵枇杷树结果了。有好几棵枇杷树在支小小的土地里孕育,生长。那是14年前妈妈怀我的时候所吃的枇杷,随便一扔,谁知所扔之处必有发芽,它们与我同岁,与我一起成长。

时间还早,又与哥哥去了后山,这个小小的村庄依山而建,后山不是一座儿是一片。找了最近的地方上了山。这是一条经常走的路,小时候把整座山都翻遍了,走遍了,玩遍了却找不到什么宝藏,今日却感觉整座山都是宝藏,它正坚守着小时候与伙伴们冒险留下的快乐与回忆。上山依旧做着那同样的事,走同样的路,吹一样的风,却又不一样的感受。整座山都沐浴在微寒的春风中,都沉浸在有趣的回忆中。依旧做着看似幼稚的事,采了一大把红杜鹃,小时候也如此,仿佛上山就是为这片春风春雨滋润过的红色似的,时间怎么过还是如此风尘不变。

小学生过中秋的作文 篇8

×月×日星期×天气×

今天是九九重阳节,妈妈带我去府山爬山。这是我第二次去府山,秋天的府山真美啊!门口,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桂花香味道,很多爷爷奶奶们都在里面唱歌跳舞,我还看到很多参天大树,密密麻麻的把整座山都盖上了绿绿的树荫。我和妈妈顺着台阶,闻着桂花香,慢慢地往上走,每走几步,我们都能发现一个小亭子,让我们能够轻松地休息一会儿。

很快,我们就爬到了飞翼楼,府山最高的地方,站在这里,我看到了整个绍兴城,都在我们的脚下。登山真好玩,我下次还要来。

小学生过中秋的作文 篇9

昨天我睡到八点就起来了,我和外公外婆去了书城,书城的人可真多啊!外公到二楼去买书了,我和外婆买好《淘气包马小跳》就下去找外公。到二楼转了好几圈都没有找到,后来我们又到五楼去找,外婆说她到门口等,我在五楼中间找,后来我没找到外公,外婆找到了,把他给拦在电梯口,外婆又去找我,我就把外婆拉回来。因为爸爸妈妈在看房子,所以不能来接我们,所以我们就自己打的回去了。

中午,他们都在睡午觉,我就自己看书看碟。等他们起来了,我就跟爸爸妈妈去华润采购,买齐了就回家了。

吃过晚饭,爸爸就开车带我们去红树林赏月,吃月饼。红树林的车可真多啊,我们好不容易找到车位,后面马上排了一排车。我去买了荧光棒,把它串成各种形状,还把它搞成套环玩。我想,如果买了可以把荧光棒做成灯笼的那种东西就好了。我跟我的家人玩得很开心!在回家的路上,我想睡觉了,后来怎么睡也不舒服,后来就干脆不睡了,回到家里又精神旺盛,后来11点半才睡觉。真是个难忘的中秋节!

(0)
上一篇 11-18
下一篇 11-18

相关推荐